領受「聖靈的火」,超越肉體的限制

〈保羅的書信〉經常出現『肉體』,這是指「沒辦法遵行神旨意的天性」。你知道嗎,我們的天性十分抗拒禱告!不論是想叫一個人從”不喜歡禱告”變成”喜歡禱告”,或叫一間教會變成”禱告的教會”,都是不可能的任務!

還記得:主在客西馬尼園,本來希望門徒『與他一同儆醒片時』,『片時』就是「一小時」。請問他們與主禱告了多久?聖經沒說,不過我想只有幾分鐘–一連三次,他們禱告禱告就睡著了,因為他們『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』。(『肉體』就是”我們的天性”–我們的天性十分抗拒禱告!)

「五旬節到了…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…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…」使徒行傳2:1-4

可是五旬節那天,聖靈如火焰顯現出來,分開落在各人頭上,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,從此以後,他們的禱告就改變了–從「覺得禱告是一件苦差事、禱告禱告就睡著了」變成「跟主無話不說、越來越喜歡禱告、最後在禱告的殿中喜樂」。

就像這段經文所說:「靠著聖靈,隨時 多方 禱告 祈求;並要在此警醒不倦,為眾聖徒祈求,也為我祈求…」以弗所書6:18-19;這裡提到跟禱告有關的七件事:

(1)『隨時』就是「看見/聽見某件事或想起某個人,就立刻為那件事或那個人代禱」。

(2)『多方』就是「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代禱,例如:看著禱告事項禱告、或按手在地圖上為某個國家禱告、也可以跪著禱告-坐著禱告-站著禱告-或邊走邊禱告。

(3)『禱告』是指「深入而透徹的禱告」。

(4)『祈求』是指「大聲呼求神看顧某個人或介入某件事」。

(5)『警醒不倦』就是「睡覺的時間仍然在禱告,因為代禱的負擔很重,就一直禱告到深夜,甚至通宵禱告」。

(6)『為眾聖徒祈求』–有時是「為教會的弟兄姊妹代禱」、有時是「為遠方從沒見過面的人代禱」、有時是「為世界各地正在受逼迫的教會代禱」。

(7)『為神的僕人祈求』–神的僕人們需要更多的代禱,才有智慧-有能力-有口才,去完成神所交付的工作。

誰能如此禱告呢?沒有任何人能!除非「靠著聖靈禱告、或在聖靈裡禱告」的人才能!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