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伯記的體裁是「敘事詩」,除了”序”(1-2章)與”跋”(42:7-17)為「散文」外,其餘皆為「詩體」。
〈約伯記〉是敘述:一個善良的人遭受極度苦難的故事–他的財富、家庭、健康全被奪去,他不明白神為何如此待他。在他遭逢不幸時,有三個朋友來安慰他,四個人進行了一場漫長的討論。朋友們嘗試解釋所發生的事,將約伯的「受苦」與他的「罪」連結在一起。
約伯駁斥他們的說法,非但不接受他們的勸告–藉著悔改與神和好,反倒堅持自己是無辜的,並且質問神「為何如此待他?」以及「是否公平?」
這時,比那三個朋友年輕的一個新人以利戶登場了,發表了四篇講論,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,結果跟前面的情況沒啥兩樣。
最後,耶和華親自向約伯說話,「神的話」改變了約伯的態度,因而以「懊悔的降服」來回應神。最後,神宣稱約伯是對的,並且恢復他的昌盛與快樂。
約伯記的內容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事件,雅各書5:11就說:「那先前忍耐的人,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。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,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,明顯主是滿心憐憫,大有慈悲。」
雅各書的作者被聖靈感動,寫了〈約伯記〉,引導讀者思想”苦難”的意義,至終一同明白:「任何”理性上的解釋”都不能安慰受苦的人,惟有人”與神相交、親身體驗神、聽見神的話”,才能得著真正的安慰。」這正是約伯記最重要的主題。
知道這些,就可以避免一種常見的錯誤–直接把經文當作「教義」。例如讀到約伯記1:6-12「耶和華與撒但的對話」,我們不會真以為:「喔,原來魔鬼也侍立在耶和華面前!」
我們會知道:作者在鋪陳一個情節,目的是要引導讀者知道–「約伯的苦難不是因罪而來!」並且知道:「撒但不相信任何”良善”的存在–無論是”人對神的愛”或”人對人的愛”,撒但都不相信,牠的本質是完全的邪惡!」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