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的盡頭,就是神的起頭。」 這句話,真實地寫照了我的人生。
神我曾經走過離婚、負債的低谷。在最煎熬的時刻,丈夫卻對我說:「我愛你,但我也愛另外一個女人,我要照顧她。」那時的我傻傻地離婚,卻留在家裡,期待他能回頭。直到有一天,前夫的女友邀請我參加高雄巨蛋的「天國文化特會」,我的心第一次被觸動──原來,我真正渴望的,只是單純的一顆喜樂的心。
初遇耶穌
那場特會是約書亞樂團的佈道會。當時我還不認識耶穌,身旁坐著前夫的女友,心裡很彆扭。但看見「搖滾區」的人充滿喜樂,盡情地敬拜,我好生羨慕。於是,一次又一次換座位,最後站到舞台最前方。就在那裡,感受到從天而降的恩雨灑在身上,但問旁邊的人,他們卻都說沒有。這是我第一次真實地靠近耶穌。回家後,那份感動揮之不去。開始搜尋「天國文化特會」,找到了主辦單位──高雄靈糧堂。於是,第一次走進教會,默默參加主日。後來在呼召中,登記加入小組,認識了第一位小組長云乃姐。雖然當時心中仍有彆扭與抗拒,但小組長不斷鼓勵,我受洗並上了養育班。然而,那時的我,仍不認識什麼是基督的愛,只是渴望找到一個能接納我的地方。
流浪與尋回
有一次主日,講員提到「拜偶像的人會下地獄」,這深深刺痛了我。因為我母親和外婆都是佛教徒,是她們辛苦養大我,無法接受她們會下地獄。於是,憤然離開教會,展開了五年的屬靈流浪。這五年,我努力賺錢,試著追求快樂,卻一點都沒有改變。直到某天,在早餐店裡聽見有人分享聖經,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。不久之後,又回到高雄靈糧堂──這時,靈糧堂已經搬到文川路。當主日走進教會時,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,那是一種「回家」的感覺。我終於明白浪子歸家的心情:悔改認罪、失敗、羞愧,但又被愛、恩典擁抱。耶穌再次把我尋回。
全人更新──天父的愛
回到教會後,最深刻的翻轉,是參加「全人更新營會」。當時的我仍有很強的好勝心,甚至在分組比賽時,因為牧師沒有選擇我的作品而失望。但在營會中,聽見師母分享她如何放下教會工作,突破「若不賺錢就沒有生活費」的恐懼,這句話狠狠打進我的心──原來,我自己離開教會的原因,也與這份恐懼有關。
第二天的課程是「天父的愛」。那是一個讓我們直面父母、表達真實心聲的時刻。我勇敢地對云乃姐(在營會中代替母親的角色)傾訴: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出去玩,我卻要在家幫忙洗頭?為什麼母親在別的孩子面前可以好好說話,對我卻總是要求,好像她的事情我都明白?那一刻,忽然想起母親曾說過的話:「早知道你會這樣,生下來就把你掐死。」這句話深深扎根在我心裡,讓我覺得自己不被愛、不被需要、是家裡的負擔。雖然母親後來常說我是家裡的開心果,但那道隔閡始終存在。然而,在營會中,透過云乃姐代替母親,一句句的道歉與擁抱,神讓我真實經歷了「天父的愛」──那份愛安撫了我內心被遺棄的感受。雖然隔閡沒有立刻消失,但正是這份經歷,讓我願意在母親晚年修復關係,陪伴她到最後,並且見證她受洗歸入基督。這是我生命中最關鍵的轉捩點。
神生命更新
在這過程中,我學會了「原諒」與「收回情緒」。有時可能不明白真實的處境,但努力不把苦毒轉嫁給別人。我深知自己曾失去,不願讓別人也走上同樣的路。神不僅醫治我的心,也醫治我的身體。我曾因子宮肌腺症,每月大失血,甚至需要輸血。但神翻轉了我,醫生都感到驚訝。在祂的帶領下努力還清債務,並搬離前夫家,恩典地住進一個不用付房租水電的地方,還可以就近照顧母親看醫生、做化療。祂的供應超乎我所求所想。
新的季節
母親回天家後,我展開了自我療癒的旅程,認清傳統信仰與基督信仰的差別,學習詩歌的美善,探討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,也不斷學習什麼是愛。在靈糧堂同工服事的這兩年,我學會:生命沒有「理所當然」。愛一個人,對方不一定會愛你,但可以選擇用態度、言語、行為,去讓人感受到愛。這份選擇,就是神賜下的「自由」。如今,我深深相信──是神先愛我。是祂真實讓我感受到愛裡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,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。感謝神帶領我、預備我進入新的季節,接受新的裝備,成為合用的器皿。願一切榮耀都歸給愛我的天父。
(見證分享:高雄靈糧堂/翁姊妹)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