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據猶太人的傳統,他們會在住棚節期的安息日讀〈傳道書〉。為甚麼是〈傳道書〉?我來簡介〈傳道書〉,或許你就會有答案。
我們會覺得詫異,是因「住棚節」與「傳道書」的反差太大–住棚節明明是個”很陽光”的節期,可是傳道書一開頭就讓人覺得”很灰暗”:「傳道者說:虛空的虛空,虛空的虛空,凡事都是虛空。」傳道書1:2
『虛空』的意思是「沒有意義、變化無常、徒勞無功、不得滿足」,也可譯作『荒謬、虛無』。不論如何翻譯,『虛空』的本質都是「與神隔絕的狀態」,因此傳道書是描述「沒有神的人生」。
如果沒有神,萬事都會叫人感到荒謬無比,例如:
「…萬事令人厭煩,人不能說盡。眼看看不飽;耳聽聽不足。已有的事後必再有,已行的事後必再行。日光之下並無新事。」傳道書1:8-9
「…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,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…誰知都是虛空,都是捕風;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。」傳道書2:10-11
「那人是智慧是愚昧,誰能知道?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…這也是虛空。」傳道書2:19
「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,就是義人所遭遇的,反照惡人所行的;又有惡人所遭遇的,反照義人所行的。我說,這也是虛空。」傳道書8:14
如果沒有神,「活在當下」恐怕是“最好的”人生態度了:
「早晨要撒你的種,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,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樣發旺;或是早撒的,或是晚撒的,或是兩樣都好。」傳道書11:6
「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,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,沒有謀算,沒有知識,也沒有智慧。」傳道書9:10
如果沒有神,「及時行樂」恐怕是“最聰明”的人生態度了:
「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,心中快樂喝你的酒…當同你所愛的妻,快活度日,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。」傳道書9:7-9
然而我們知道:有一位神,祂創造人的時候,已將「對永恆的渴望」安置在人心裡,因此人絕無法滿足於「虛空的人生」:「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『永生』安置在世人心裏…。」傳道書3:1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