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少人讀「耶穌的比喻」讀得”霧煞煞”,我試著來說明一下。
福音書中有許多「比喻」,通常”一個比喻”只講”一個中心真理”;要找出”中心真理”,首先要看主耶穌有沒有解釋「甚麼東西」是「甚麼意思」?(例如「撒種的比喻」中,”所撒的種”就是”神的道”(馬可福音4:14))。如果有,就照耶穌的解釋去歸納;如果沒有,我們也不要解釋,只要找出那個「中心真理」就行了。(這就是正確解釋比喻的”原則”)
這樣才不至迷失在枝微末節中、見樹不見林,讀了老半天卻離「中心真理」越來越遠。(或許還有別的意思,不過寧可先找出「中心真理」,免得讀比喻老是”擱淺”了)
例如「芥菜種的比喻」:「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: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,有人拿去種在田裏。這原是百種裏最小的,等到長起來,卻比各樣的菜都大,且成了樹,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。」馬太福音13:31-32
耶穌只說「就像芥菜種原是菜種裡最小的,可是長起來卻成為樹,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。」並未解釋「”樹”是甚麼意思?”飛鳥”是甚麼意思?」所以我們也不必解釋,只要找出「中心真理」就行了。這比喻的「中心真理」是「神的國一定會帶著生命力!」
又例如「麵酵的比喻」:「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:天國好像麵酵,有婦人拿來,藏在三斗麵裏,直等全團都發起來。」馬太福音13:33
耶穌並未解釋「”麵酵”是甚麼意思?”全團麵粉”是甚麼意思?」所以我們也不必解釋,只要找出「中心真理」就行了。這比喻的「中心真理」是「神的國一定會帶著感染力!」
鼓勵你試試這”原則”去理解你所讀到的「比喻」,也鼓勵你在小組聚會中分享你的讀經收穫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