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子駿牧師(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)
教會如何嬴回年輕世代?柳子駿牧師於7日應邀到台中策盟,以「可不可以讓神在教會得榮耀久一點」為題分享,他認為教會傳道人要學習耶穌,跟門徒生活在一起,不要以事工為導向,而是建立教會文化,讓會眾在喜樂文化氛圍裡服事,神可以世世代代在教會得榮耀。
針對教會日益老化的現況,子駿牧師說,他有一次到國外參加一間教會的堂慶,歡慶幾十週年的這間教會,會眾竟然找不到年輕人,顯示教會老化的情形嚴重。如何嬴回年輕世代呢?教會上一代牧者不能再以自己的標準,而是以神的眼光及標準,看待年輕人。譬如過去4個半月的疫情緊張時間,神逼得教會傳道人用祂的眼光,看待世界的變化,思想意念更新而變化。教會若不改變,年輕世代流失,如何把神的榮耀留在教會久一點呢?子駿牧師有幾點建議:
一、負面只會養出更多的負面,只有正確認識,化解差異。「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」(太7:1)烙印每個人內心的價值觀是很難改變的,我們漠視世代差異,只用自己的標準帶年輕人,世代差距只會越拉越遠,年輕孩子最後根本不理你。我們用負面帶年輕人,除非更多有理解、包容,否則只會養出更多的負面。譬如嬰兒潮的教會長輩不希望一直改變,Y世代、Z世代甚至I世代的年輕人卻喜歡變;長輩希望敬拜團年輕人不要唱太多的新歌,多唱些雋永詩歌、上台不能穿破洞牛仔褲,但對年輕人來講,「雋永詩歌」反倒是沒唱過的新歌,破洞牛仔褲才有個性。世代差異是沒有對錯。
二、主動接觸新事物,讓自己成為有趣的人。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12:2)子駿牧師說,過去幾個月,為了線上直播,他被迫對著攝影機講道,沒有弟兄姊妹的回應,沒有笑聲,「阿們」的聲音也聽不到,是全新的挑戰。他鼓勵傳道人,因應不同處境的改變,心意更新而變化,崇拜禮儀不改變,信仰本質不變,而是接受挑戰,激勵自己做出改變。
「神叫萬事互相效力。」疫情期間,當無法實體聚會的台灣3,000多間教會,轉為線上直播,也讓社群平台頓時增加了許多基督教節目,吸引更多民眾接觸基督信仰。子駿牧師說,神要在我們跟下一代中間做新事,不要限制年輕世代的想法及創意。研究發現不管是Z世代或I世代,新世代不用出門,宅在家裡就可以透過手機、網路,解決人生所有的事情;上一代不用批評論斷,而是思想如何讓福音進到他們當中。
所以教會傳道人應尋求突破,接觸新事物,更多與新世代年輕人同站立、同理他們,才有辦法使「萬民」作主門徒,「萬民」、「地極」不再是地域的限制,而是讓神的榮耀在教會留久一點。
三、主動尋求別人的批評指教。觀察政治、社會的發展,所有運作都朝著「去中心化」、「扁平化」的趨勢走,更多讓年輕人發聲。教會若仍持守「中心化」,組織甚至越來越多的層級,朝相反方向背道而馳,教會再也聽不到年輕人的聲音,可能年輕人沒有意見,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年輕人即便有意見,也不想講,因為教會長輩不重視年輕人的心聲。
因此,教會傳道人應存謙卑的心,與神同行,子駿牧師說,他真的相信神愛台灣,有祂美好的計劃,上帝的手在台灣教會工作,除非我們調整教會體質及心態,未來50年、100年,年輕人才可能大量湧進教會,繼續讓神在教會得榮耀。
《國度復興報擷取台中策盟直播》
Leave a Reply